企業如何加強自我保護以應對商標搶注
一、商標搶注的危害與原因
商標搶注的危害性不言而喻,對被搶注企業來說,會制約企業的發展,增加企業的維權成本;對消費者來說,容易產生混淆,甚至因為商標誤導而買到假冒偽劣產品;對市場競爭秩序和法律來說,會浪費商標資源,有違誠實信用原則。
商標搶注一方面是為了獲利,這也是大部分搶注行為發生的原因。搶先注冊商標以通過謀求巨額轉讓費來獲得經濟收益。另一方面,是為了制造障礙,這一行為主要發生在商標的國際注冊上,通過搶先注冊競爭對手的核心商標,以達到在相應地域范圍內阻礙競爭對手進行產品推廣、宣傳的目的。
二、商標搶注的應對方法
而且從實踐看,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(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)便對四類行為進行駁回:
1、對惡意攀附他人商譽、搶注較高知名度商標的申請予以駁回。
2、對大量搶注通用名稱、行業術語等具有不正當占用公共資源意圖的商標申請,予以駁回。
3、對申請注冊名人姓名商標等他人在先權利的惡意商標申請,從嚴審查,主動予以駁回。
4、針對同一企業的惡意反復搶注、連續搶注的商標申請,從嚴審查并參考在先異議、無效宣告案例予以駁回。
要提早構建品牌戰略,強化商標注冊意識。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對商標采取注冊地保護原則,通俗地說,未注冊的商標,一般不能得到國家公權力的保護,市場主體要充分認識到商標既是創新創造的整體概括,又是企業商譽的綜合凝聚,更是市場競爭力的集中體現。
要進行商標全面注冊。商標全面注冊主要有兩個角度,一個是地域,一個是類別。就地域而言,出口企業要根據自己的產品銷售區域,有針對性地開展注冊,雖然世界上目前已有120個國家納入《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》和《馬德里議定書》的范疇。
但針對個別未涵蓋進來的國家和地區,如果屬于企業的銷售區域,則要在相關國家和地區逐一提出注冊申請。就類別而言,以電商為例,除了要進行商品具體類別的注冊外,還要在服務類別中的廣告等小類上進行注冊。
依據《商標法》的規定,商標被惡意搶注的,如果商標未完成注冊,在初步審定公告期內的,企業可以提出異議;商標已經注冊完成的,企業可以向商標管理部門申請宣告商標無效。
看的辛苦不如直接問??! 商標;專利;版權;法律